首页 > 聊城频道 > 健康 > 正文

聊城市四院心理康复病房:有一种关爱,让人如沐春风

2021-01-18 16:1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18日讯 有人说,一旦患上精神疾病,生活将再无色彩,看不见摸不着的疾病会带走所有的快乐;也有人说,住进精神病房,会看见人类的痛苦、孤独与温柔,也能窥见一个群体的绝望与挣扎、脆弱与温情。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康复病房,就有这样一群人,每天在各种复杂的情绪、情感中勇敢地前进,积极地生活。

  

  大爱精诚,守护患者生命的暖光

  精神疾病的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往往情绪不稳,非常容易出现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自伤或者攻击他人的情况,心理康复病房的医护人员们也是出人意料的好脾气,尽管常常因为护理这些发作期的患者而受伤,但他们从来没有怨言。

  前不久,心理康复病房里的一名刚入院的女患者就因抗拒家人送她来住院,刚踏入病房门就开始挣扎哭闹,正当接诊医生白娉前去搀扶她时,她突然张开嘴欲咬舌自尽。为避免患者发生自伤,白娉顾不上招呼同事前来帮忙,不假思索地伸出手,将自己的双手拇指放入她的上下牙齿之间阻止她咬舌。最终患者被救了下来,顺利地住进了病房,而白娉的双手拇指被咬出了几块深深的血印,血印深到时隔近两周到现在依旧没有消,都说十指连心,难以想象当时的白娉是忍着怎样的疼痛还心平气和的对这位患者进行接诊。

  

  病房的一位护士马西雅也刚刚遭受了一次“突然袭击”。那天她正像往常一样给患者喂饭,起初患者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可就当马西雅转身去放餐具的时候,患者突然一反常态伸出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马西雅后脑的发髻站起身来使劲往后扯,说什么也不撒手。马西雅疼痛的喊声引来了同事,几位同事费了好大劲才把患者拉开,随之被拉下来的还有马西雅耳后一大绺头发。一片头发从头皮上连根拔起,这又是怎样一种钻心的疼?但这位年仅20出头的小护士擦擦脸上的眼泪,抚平了内心的委屈,又立刻蹲下身跟同事一起清理撒在地上的饭菜,匆匆投入到紧张的护理工作中。

  听病房里的医护人员说,他们在治疗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因为患者病情的突然发作受过委屈,但大家都没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知道,患者们本身就因为疾病而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情绪波动大很正常,作为患者的治疗护理人员,他们就是患者的依靠,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患者的亲切热情,真诚地尊重患者,让患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平等和温暖,这样才能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角色定位,重拾患者生活的信心

  其实,病房里除了少数刚入院时会突然发作的患者外,绝大部分患者都处于比较稳定的恢复期。因为疾病影响,有些患者在恢复期常常给人一种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的印象,而且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打扫房间,更不去洗衣做饭。这可能是患者本身的残留症状,也可能是患者曾经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中,一直受到家人的宠溺,从来没有做过家务。

  但无论是因为以上哪种原因,患者的生活过于懒散,或者过于依赖他人的照顾,对他的康复都是很不利的。

  

  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康复病房专门为患者们量身定制了生活技能训练,像铺床叠被、手工制作、传统文化诵读、图书阅读、象棋比赛等多种多样的训练活动。对于生活能力恢复得比较好的休养员,医护人员授予他们一定的生活权力,让他们担任小组组长,协助医护人员执行简单的工作;对于特别懒散被动的休养员,会让他们在组长及成员的督促下,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动手叠被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心理康复病房主任张峰介绍,现在病房里已经有20多人拥有了活动小组的角色,比如图书管理员、朗诵小组领读等等,起初设定这些角色,正是为了促进休养员在角色中找到自我存在感。比如某些患者喜欢下象棋,每当开展比赛活动时,就鼓励这些患者管理棋具、维持现场秩序等,也在这个过程中,把感兴趣的休养员吸引到特色小组中来,让更多人有事可做、做喜爱的事情。张峰说,如果想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就要让患者先认可自己做的事情,然后才会有服从的意愿,去继续完成医护人员安排的康复治疗任务。

  

  他说,精神病不同于躯体疾病,在恢复期不需要充分的体力休养,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加患者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进一步参加社会活动打下基础。病房不可能像外面那么自由,所以非常有必要花心思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这样才能让患者在内心深处感到舒服,渴望家庭温暖的诉求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医护人员代替家人的角色、给予他们温暖,那么在后面的康复治疗中患者就会渐渐消除抵触情绪,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想消极的事情,这也有利于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另一方面,当患者状态越来越好,他们想要回家的心愿也就充满了实现的可能。

  医者仁心,时刻看得到患者的需求

  在心理康复病房,近一半的患者一住就是许多年,甚至有些病人住院长达10几年,即使患者达到了出院条件,也可能被家属担心再次发病造成破坏或者家里亲人都年事已高没有能力照顾而强行要求继续住院。有人每年只有一两次机会见到亲人,还有的人早已被至亲所遗忘。很显然这些患者对于家的渴望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对此,副护士长张红霞介绍说,一个精神疾病患者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家庭的伤痛,许多家属常常会有无法排遣的迷茫情绪,这时候要花大量时间做好家属的解释和安抚工作,不能让家属带着痛苦和困惑离开病房。而对于留在这里的患者,医护人员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所以病房的医护人员除了每天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执行各种治疗安排外,都会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给予他们像家人一样的关爱,哪几个病人可能会有冲动情绪,哪几个病人表现出了消极状态,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她们早就有了预判和准备。

  为了帮助患者们找到一份归属感,心理康复病房响应医院号召坚持进行“家文化”建设,帮助长期住院的患者转换住院观念,把每个病房当成寝室,把每个寝室当成小家,让患者增加更多的主观意愿。张红霞说:“休养员内心是非常思念家人的,作为医护人员,平常要多花时间劝说家属来探望。同时鼓励休养员锻炼生活能力、培养合作能力,让他们随时做好能回家的准备。这种鼓励是为了让长期住院的休养员看到生活的希望,也避免产生绝望的心情。”

  在病房里,张红(化名)和刘燕(化名)这两家人很“出名”。张红和自己的女儿、刘燕和自己的女儿,同住在心理康复女病区,另外张红还有一个儿子住在心理康复男病区,这两家一共五口人全都因患有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而被当地政府精准扶贫送入医院接受系统住院治疗。虽然有政府的政策帮他们解决了治疗费用的问题,但他们的家人却因贫困不能前来看望。病房的医护人员知道他们生活困难便纷纷自发主动地为他们带来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有时是崭新的秋裤秋衣,有时是保暖的棉袜,还有时是他们喜欢的点心零食。因为疾病影响,他们几个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甚至常常不知自主大小便,医护人员每天都会轮番对他们特别关注,时刻对他们进行引导,不厌其烦地帮他们换洗弄脏的衣物。每到逢年过节,病房还会拿出科室基金准备气球、拉花等物料装饰病房,购买患者喜欢且安全实用的物品作为小礼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他们和其他无法回家的患者一起开心过节,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情与关怀。

  善于创新,积极带动患者的主动性

  病房护士长潘世丽表示,为了患者的康复,她们能够想到的都会尽力去做,很愿意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改进医疗护理服务。比如发现病房里的很多患者都爱看书,为了更方便大家阅读书籍,并且带动更多患者的阅读积极性,在护士长潘世丽的组织下,病房创建了“爱心图书角”,医护人员自主捐献了许多书籍,内容涵盖了传统文化、文娱、时事政治和心理疏导等许多种类,受到患者们的热烈追捧。根据实际情况,病房设立了一周三天的小组活动,周一、周五进行心理疏导相关方面书籍的阅读,周三则穿插一节《论语》等书籍的优秀传统文化诵读。活动中,15名患者围坐一圈,针对书中内容的一节或者几段进行详细阅读,再每个人依次聊心得体会、谈感受。之前腼腆、不爱说话的患者通过发言,逐渐变得活泼、自信起来。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提高了表达能力,掌握了更多控制情绪、调节心理的方式方法,达到了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每天早饭后病房还会组织集体晨间诵读,由患者带领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潘世丽说,在小组活动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是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对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心理层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带动休养员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他们身心的康复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图书角的管理,心理康复病房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图书角的书,从记录、摆放,到借阅、归还全部由病患者们自助完成。患者内部还推选出一名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大家对于图书的借阅管理。自2018年8月份建立图书角以来,心理康复病房的图书借阅记录本已经写完厚厚两本,记录本上书单明细、借阅人、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管理员的信息记得清清楚楚。一边翻阅记录本,潘世丽还高兴地指着记录本说,“你看,刚开始写的笔迹很潦草,现在写的越来越好了。把图书角交给患者们自己管理,就是希望培养他们康复后重返社会的适应力和责任感,现在看来这样做确实对锻炼他们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关爱细无声,丝丝缕缕润心扉;关爱如春雨,点点滴滴暖人心。一系列暖心又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在心理康复病房里悄然出现,用关爱为患者搭建起遮风挡雨的温暖的家。家在,爱在,希望就在……(通讯员 张倩倩)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