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之五:全面小康 幸福流淌

2021-01-22 08:51:00 来源:聊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22日讯 进了腊月,高新区卓亚·未来城小区的薛江海、虞冬菊老两口有了个“新爱好”:从家门口乘坐K22路公交车到许营镇赶大集。薛江海说:“免费乘公交太惠民了,给政府点赞!”

  “咱们聊城的变化让我很惊喜。”市城区碧桂园翡丽湾小区业主黄建中告诉记者。聊城市走在全省前列的“交房即办证”改革,让黄建中前不久同时拿到新房子的不动产权证书和房门钥匙,“原来交房后两三年才能拿到房产证,这项政策太给力了!”黄建中说。

  高唐县赵寨子镇张庙社区北街村53岁的徐玉华,正开心地期待着村合作社发放2020年的入股红利:“我们全村12户贫困户以半价入股,保本增值,双倍分红。”

  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停下脚步用心感受,5年时间,收入增加了、“贫困帽”摘掉了、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烦事难事解决了……“扎扎实实的幸福”让水城大地处处绽放璀璨的笑容。

  年轮镌刻奋斗的荣光。2020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02元,较2015年增加6353元,年均增长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经过5年奋战,全市676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25.8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的2661元增至8889元,兑现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

  五年披星戴月,五年风雨兼程,五年幸福花开。我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一笔笔增进百姓福祉的“真金白银”,化为群众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市委书记孙爱军一直强调,要牢固树立“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成为聊城市上下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寒潮将至,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成为市政府常务会的重点议题;疫情形势严峻,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长萍的身影出现在通往河北的临清老先锋桥检查站;心系百姓冷暖,市委专门成立群众工作领导小组,选派1.5万余名机关干部,组建4899个“民情书记”服务队,活跃在我市城乡各个角落,遍访企业、遍访村居、遍访群众,主动上门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烦心事。

  城区花园路建行家属院70岁的老人修荣和,上下楼梯有了扶手;茌平振兴街道智慧新居小区68岁的袁堆祥摔伤腿不能出门,“民情书记”和网格员“跑腿”让他的孙女顺利上了学;东昌府区沙镇镇前李村土堆占道,导致积水倒灌农田和大棚,“民情书记”服务队和村“两委”干部一起看现场、想办法,同镇党委沟通,协调建设单位清理了土堆……

  5年来,我市城乡每天上演的一个个美丽故事,汇聚成润泽民心的汩汩暖流,在水城大地奔涌流淌。

  (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十三五”期间我市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精准要求,始终咬定脱贫攻坚的目标标准,直面存在的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因妻子罹患重病去世,高唐赵寨子镇北街村的徐玉华陷入贫困。“我们让徐玉华加入合作社,租种他的土地,让他在合作社打工,并让他半价入股享受分红,现在徐玉华年收入不低于2万元。”北街村党支部书记张宪贵告诉记者。

  用心识真贫、用情真扶贫、用力扶真贫,我市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紧围绕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狠抓关键环节,精准分类施策,促进贫困户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双提升”。立足本地实际,我市提升产业扶贫项目运营水平,对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督权,确保产业扶贫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我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4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25个,在2020年全省年中督查中成为唯一零问题的市,高质量通过脱贫攻坚省级评估验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上了一份出彩答卷。

  “我们和市土储集团合作,今年合作社麻山药种植面积达到670亩,明年可突破1000亩。”站在麻山药规模种植区的地头,张宪贵充满希望地说,北街村新上麻山药切片加工项目,建成了储量500吨的新冷库。“我们有信心把麻山药产业做大做强,让北街村村民和像徐玉华这样的贫困户过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好日子。”

  (三)

  在全省首个实现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并做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秋冬季供暖期,主城区59条公交线路百姓可以免费乘坐,无需持任何证件;

  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全面改薄”基本完成,主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占比达到80%;

  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臭氧平均浓度、水环境质量指数改善幅度列全省第1位;

  贫困患者在市、县、乡三级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身份自动识别,在门诊就医自动享受“两免两减半”;

  ……

  回眸“十三五”,民生硕果满枝头。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民生愿景化为现实,聊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愈擦愈亮。

  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坚持人民至上,“十三五”期间,聊城务实奋进、尊重民意,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山可望,未来可期。展望“十四五”,让人期待的“十五分钟生活圈”,更加智慧便民的城市服务、高铁带来的机遇与梦想……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的聊城,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必将为640万水城百姓带来更多福祉和红利。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前方。(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蓓蓓)

责任编辑:连峰